📕书籍信息
- 书名: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
- 作者:菅志翔
- 豆瓣评分:⭐8.4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92704
- 出版日期:2017-7
- 价格:128.00元
- 豆瓣: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菅志翔,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从事民族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研究,研究领域为我国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状况与民族政策评估、当代西北地区的族群关系和近代西北地区的社会变迁与族群政治。出版专著《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合作主编《民国时期西部边疆的政权建设与族群关系》,发表论文多篇。
📣听过的人说…
- 👻: 本书最高明之处在于完全没有戳破穹顶的同时还维持了学术著作的体面。
- 😗: 田野访谈+文献梳理+理论思考,这是一本回顾“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识别工程”实施情况而展开田野调查的范本!在民族识别调查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了70年之后,菅志翔教授大手笔地对保安族的方方面面做了一场回顾与反思的“解剖”,保安族的“诞生与成长”、“优惠政策”、“自我认同与他者定义”……把事实说清楚、道理让你悟,从我个人而言我体察到菅志翔教授写作意图和背后关怀就是: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如果我们现在的…
- 🌞: 以“少数中少数”作为案例出发对ethnic group和minzu两个概念的探讨,分析了族群关系情景和国家政治的影响,资料很扎实。两个很有启发的点。其一,以宗教作为认同核心和边界划分依据的少数族群,在国家政策塑造的民族身份下面临的表达困境:被间接强化的宗教认同要求一种同质性(修正族源记忆),而被国家赋予的民族身份要求展现其独特性(制造特色)。其二,民族身份具有的社会意义,在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存在差…
📑目录
有声版包含所有章节
- 第一编 问题.概念。理论。方法
- 第一章 一个“兄弟”的故事
- 第二章 一个“民族”的概说
- 保安族的人口及其分布
- 保安族的“民族”特点和特征
- 视野扩大以后的问题
- 第三章 “民族”是什么?
- 中国“民族”概念之由来
-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
- 当代主要的民族理论
- “民族”是什么?
- 第四章 “民族”和族群
- 谁对谁的“想象”?
- 族群是什么?
- 族群是一种社会组织机制
- 族群具有社会结构功能
- 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族群演变的机制
- 同化与分化:族群演变的形式
- 族群社会的象征理性和实践理性
- 现代社会的族群与民族
- 中国的“民族”
- 本项研究的概念
- 族群认同与民族意识
- 第五章 本项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对象
- 研究保安族的意义
- 研究设计
- 文献研究
- 实地调查
- 受访者的基本特征
- 第二编 成为民族的历史
- 第六章 回到历史的源头
- 历史地看族群
- 关于保安族来源的三种说法
- 今人对历史的倒叙式构建
- 社会学的族群历史研究
- 第七章 四寨子人
- 保安地方的地理位置及建制和人口沿革
- 生产方式、社会地位与群体边界
- 社会组织方式与群体边界
- 权力关系、文化与族群归属
- 出逃与归属
- 第八章 “半番子”和保安人
- 逃亡的穆斯林:路线与过渡群体
- 收容与权力、义务关系
- 社会适应中的他人定义
- 社会流动与族群身份认定
- 精英的归属意识
- 冲突与群体边界的表达形式
- 第九章 保安族的识别与命名
- 民族识别政策的由来及其执行
- 保安族的识别
- 保安族的命名
- 群体称谓的社会意义
- 第十章 自治与自觉
- 民族区域自治
- 自治:另一种国家构建
- 地方行政需要与民族政策提供的资源
- 自治与自觉
- 自治与族群关系
- 第三编 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认同
- 第十一章 保安族的族群认知方式
- 主位族群认知方式的进入
- 民间的族群划分:“多数”与“少数”
- “回民”与“回族”
- “保安人”与“保安族”
- “保安族”与“回族”
- 保安族的族群认知方式
- 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中的身份意识
- 最经常的身份意识
- 最重要的身份意识
- 最情境化的身份意识
- 人们的民族意识
- 第十三章 宗教信仰与族群边界
- 宗教信仰与族群边界
- 社会化过程中的族群意识
- 居住格局中的族群边界
- 婚姻中的民族因素与教派因素
- 社会交往中的民族因素与教派因素
- 第十四章 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族群
- 人们的归属意识:穆斯林和中国人
- 百姓、公民与国家
- “国法”与“教法”
- 国家与社会
- 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族群性
- 人们理解的政策:宗教与国家
- 第四编 “民族”的“实践”
- 第十五章 民族意识与优惠政策
- 一种人人受益的身份
- 社会流动与民族身份选择
- 民族身份与社会发展机会
- 人们对民族政策的评价
- 民族身份的社会意义
- 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政策的理解
- 第十六章 “民族”的构建
- 主要的“民族”历史观
- 历史观的结构特征:谁确定了民族的历史?
- 历史构建与现实社会因素
- 哪里是真正的“保安三庄”?
- 语言是如何成为问题的
- 人们理解的“文化”
- 第十七章 仪式和庆典中的社会定义和自我表达
- 民间的仪式和庆典
- 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
- 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仪式和庆典
- 重塑民族独特性:保安族的实践
- 认同与表达的困境
- 第五编 进一步的讨论
- 第十八章 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
- 族群身份的自我认同和社会定义
- 当下现实中的自我、群体、社会、国家
- 兄弟·民族
- 族群关系政治与族群归属
- 第十九章 族群归属的困境与民族的未来
- 群体关系中身份意识的悖论
- 对同化的担忧及矛盾处境
- 现代性的同一性:族群文化和心理困境的时代因素
- 人的位置:传统传承的介质与现实生活的实践者
- 个人·社会·国家
- 附录
- 附录5-1 访谈提纲
- 附录5-2 保安族访谈对象个人基本情况
- 附录8-1 马世恭自传
- 附录10-1 甘肃省人民政府临夏区专员公署成立临夏县保安族自治乡报告
- 附录11-1 土改以后民族团结的趋向何在(节选)
- 附录17-1 保安族传统体育概况
- 附录17-2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暨第二届保安族艺术节筹备工作情况的汇报
- 附录17-3 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暨保安族艺术节开幕式上的致词
- 参考文献
- 2006版后记
- 2017版后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