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 书名:万古江河
- 作者:许倬云
- 豆瓣评分:⭐8.5
-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56116904
- 出版日期:2017-12-1
- 价格:68.00
- 豆瓣:万古江河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与余英时、黄仁宇、杨联陞、何炳棣、张光直比肩的海外华裔史学大家中国通史力作
★ 第三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
★余英时、姚大力、葛兆光、王子今、许纪霖、白岩松一致推许
余英时:许先生好学深思,遍涉人文—社会诸学科,能将广博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而纳入一种由深思 熟虑得来的分析系统之中,著作宏观与微观交互为用、古今一贯、雅俗共赏。
姚大力:用许倬云先生自己的话来讲,政权的递换并不一定与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的变化周期或者节律完全一致。这个周期实际上是一个更长的时段,它超越朝代。如果把中国通史按照朝代一个个讲下来,那它内在的经济、文化、社会演变的线索是掐断的。《万古江河》非常好,就在于它是以超越时代的时间幅度来讲中国历史的。
葛兆光: 许先生的笔下,是一个大历史。“所谓‘大历史’,不能从单独的事件着眼,必须从各种现象的交互作用,观察整体的变化。”大历史…
📣听过的人说…
- 🤖: 我想知道,“毋宁”在这本书中是什么意思?
这本书真的是清华大学校长推荐的吗?无法考证书中的资料数据,却总被很肤浅的语言不通打断,看着很难受!
读到200多页,发现错字,继续质疑——真是清华大学校长推荐的读物吗吗吗吗吗?
终于读完了!整个上下五千年的流水账,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说不全。说是文献,不够严谨,说是通俗读物,不够下里巴人。
我想知道,邱勇真的读过这本书吗?还是仅仅喜欢“万古江河”这四个字? - 😗: 标题起得很弘大,内容写的很浮泛,无所洞见
- 🤖: 读这本书,想起卡尔·萨根在《宇宙》里说的一句话:当背景足够广阔时,人们的目标就会相同。萨根从宇宙空间的辽远无穷,许倬云从历史与时间的万古绵延,阐发对人类共同目标的憧憬与期许。我们读大历史的意义便在于此,挣扎于纷扰争斗的现实中,需要时不时地浮出水面喘一口气,在广阔的时空之中放长放宽眼界,廓清心胸,才不至于迷失方向。许师的写法,着眼于文化的腾转散播,是故不同于传统通史以政治军事为核心,重心在民间社会经…
📑书籍章节
- 前 言
-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 三、农业与聚落
-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 一、进入青铜时代
-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 一、普世国家体制
-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 四、民间的信仰
-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 六、走向南方
-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 三、佛教的影响
- 四、文学与艺术
-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 八、民族关系
- 九、中国对外关系
-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 三、大海波涛
- 四、第一波西潮
- 五、明代的工业
-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 十、明朝时的台湾
-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 一、清帝国的性质
- 二、台湾的开发
-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 四、清代学术风气
-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 八、中国与西方
- 九、通俗文化
- 十、当时的欧洲
-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 一、内忧与外患
-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 后 言
⏏️必读理由
小标题:【探索华夏文明脉络,领悟超越时代的中国叙事——《万古江河》】
推荐理由:
《万古江河》一书由享誉海内外的华裔历史学家许倬云教授倾力打造,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与广阔的历史视野,构建了一部非同凡响的中国通史力作。这部作品不仅荣获第三届“文津图书奖”,更是得到了余英时、姚大力、葛兆光等众多学术界权威的一致推崇。书中,许倬云教授突破了传统按朝代划分讲述历史的框架,转而以更为宏大的时间尺度审视中国历史的演变历程。他巧妙地通过跨越世代的叙事方式,揭示了政权更迭背后那些绵延不绝、影响深远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变迁规律。例如,在书中,您将领略到他对“政权递换与中华文明内在发展节奏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这一深度剖析将带领读者重新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对于寻求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全貌及内在逻辑的读者来说,《万古江河》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指导性读物。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丰富的史料支撑,将枯燥的历史事件转化为生动立体的历史进程,使得无论专业学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另外,《万古江河》还展示了许倬云教授在处理历史细节与全局观照上的卓越能力,他的“大历史”观让读者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时空交错中,把握住中国历史演进的核心动力和主线。
因此,《万古江河》强烈推荐给热衷于探寻中华文化根源、关注国家历史命运以及期望获取跨时代历史洞察的广大读者群体。
相似推荐书籍:
1. 《中国文化史》(作者:余英时) – 继承并拓展了对中国文化深层次结构的研究。
2.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作者:陈寅恪) – 对古代社会制度及其变迁有深入研究。
3. 《哈佛中国史》系列(作者:卜正民等) – 采用全球视野解读中国历史的系列巨著,同样注重历史的连续性和变化趋势。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