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 书名:巨浪下的小学
- 作者:[英]理查德·劳埃德·帕里
- 豆瓣评分:⭐8.6
-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 isbn:9787549629497
- 出版日期:2019-10
- 价格:68.00元
- 豆瓣:巨浪下的小学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豆瓣2019年度读书榜单 社科·纪实类 第一名
☆ 百道好书榜年榜·新知类 Top1
☆ 入选 界面文化编辑部年度书单 《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 《新周刊》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 季风书园年度书单 《晶报·深港书评》十大非虚构好书
·
一旦发生不幸,有些社会的第一反应就是 掩盖真相,对于这样的社会而言,《巨浪下的小学》是发人深省的一堂课。今年你再也不会读到比这本书更好的非虚构故事。——《经济学人》
·
☆ 这是一次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也是一个撕开日本社会精致表象的心碎故事。
☆ 6年追踪调查3·11地震:海啸并不是问题所在,日本本身就是问题。
☆ GQ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 亚马逊 |《卫报》|《经济学人》年度好书
☆ 被誉为“灾难新闻写作未来的经典” | Amazon评分4.4/5 | Goodreads评分4.3/5
☆ 与《聊天记录》《一切皆…
📣听过的人说…
- 😗: 非虚构文学,感觉更偏向“文学”,文笔冷静克制,信息量则略为不足。全书矛头直指日本式集体主义对追责所造成的阻碍:本应承担责任者态度暧昧、法律很少直接介入,而悲愤的家属追责的努力反而引起社会撕裂。不过作者虽然知日,但其批判却忽视了一点:日本传统社会正因此而展现出强大韧性,因它依靠非正式制度自发运作,而看起来掩护责任人的规则也意味着非正式社会制裁能比法律更有效地约束人们不越轨。有时灾难之所以难以避免,是…
- 👽: 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又有谁来为汶川地震中离世的孩子们和他们的亲人来写这样一本书?
- 🤖: 有几处分析是非常有启发的,同为受难者之间的残酷比较级导致不再往来甚至相互仇视,灾后人们寻求不同宗教甚至灵媒寻求安抚,对社会以“坚持住”一词的以往使用语境的推敲来判断社会事不关己的态度,抓住唯一幸存教师远藤暧昧言辞及录像中官方的微表情微动作进行推断,并进而从战后公众关系、政党轮替所暴露出的国民性来推断事件何以至此,以及追责和诉讼的段落,都值得一读
📑书籍章节
- 序言:固态蒸汽
- 第一部分:巨浪下的学校
- 我出门了,等会儿回来
- 孩子在哪儿?
- 地狱
- 第二部分:搜索范围
- 富饶的自然
- 淤泥
- 老人和孩子
- 解释
- 幽灵
- 究竟是怎么回事
- 第三部分:大川小学发生了什么
- 旧世界的最后一小时
- 海啸之中
- 三途川
- 第四部分:看不见的怪物
- 陷入网中
- 真相有什么用?
- 海啸不是水
- 宿命
- 崎岖陡峭的小路
- 记忆空白
- 第五部分:波罗僧揭谛
- 镇魂
- 救命!不要掉进海里
- 致谢
- 注释
- 索引
⏏️必读理由
推荐理由:
**小标题:**【揭露日本3·11背后的社会真相:《巨浪下的小学》——震撼心灵的非虚构力作】《巨浪下的小学》一书由英国作家理查德·劳埃德·帕里撰写,以其深入骨髓的真实性和犀利的社会洞察力,在豆瓣2019年度读书榜单社科·纪实类荣膺榜首,并获得全球多家权威媒体的高度赞誉。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及海啸的纪实作品,更是一份揭示现代社会在应对灾难时所暴露出深层次问题的深度剖析报告。
帕里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历时六年的严谨追踪调查,细腻而坚决地揭开了这场自然灾害背后的复杂人性和社会机制。通过详尽探讨“巨浪下的小学”这一事件,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刻画的悲痛与反思,更能深刻理解到日本社会在面临巨大挑战时所显现的矛盾与困境。书中并未止步于对灾难本身的叙述,而是以独特的国际视角挖掘了隐藏在日本秩序井然外表下的人性弱点和体制弊病。
对于寻求深度阅读体验、关注社会现实以及探究危机应对策略的读者来说,《巨浪下的小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不仅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故事叙述,更激发读者思考如何在危机面前保持透明度、承担责任以及实现真正的社区重建。
类似书籍推荐:
–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Svetlana Alexievich),同样是非虚构文学杰作,聚焦人类面对核灾难的心理历程和社会反响。
–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贾雷德·戴蒙德),探讨文明在面对环境压力与社会变革时的应对方式及其后果。
– 《大断裂:人类危机的本质》(Naomi Klein),从全球化背景下的灾难案例出发,分析经济政策与社会结构的深层裂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