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 书名:记忆之场
- 作者:[法]皮埃尔·诺拉
- 豆瓣评分:⭐8.7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222313
- 出版日期:2020-1
- 价格:128元
- 豆瓣:记忆之场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当代法国史学界里程碑式的历史著作。
*1993年法国最高国家学术奖——法兰西学术院戈贝尔大奖获奖作品。
*2016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入围作品。
*“lieu de mémoire”(“记忆之场”)这一概念因此被收入法国语文词典。
*从文化-社会史语境中回溯历史,写作手法精彩具故事性,是讨论历史与记忆问题不可错过的作品。
*本中译本从原书5000页135篇中精选了11篇;全译本翻译出版工作正在进行。
内容介绍
《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是当代法国史学界深具影响的历史著作之一,汇总了法国集体记忆史研究成果。全书以诺拉所提出的“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探询残存的民族记忆,以期找回法兰西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书出版以来,反响强烈,被译成多国文字,而…
📣听过的人说…
- 👽: 翻译腔这么饱满到溢出的巨著,居然这么多五星好评,难以置信大家的品味都如此之低?
- 😗: 关于历史记忆、历史书写、史学史理论建构与法国大革命思想史深度研究的经典之作,一代法国史学家集结成3卷本的《记忆之场》,中译本选其11篇精华成书~在历史深处,活跃着一种对自发的记忆而言具有毁灭性的批判精神。记忆总是对历史心存犹疑,因为历史的真正使命是推毁记忆,排斥记忆。历史是对经验过的过去的去合法化行为。在历史社会的前景中,在完全被历史化的世界的尽头,将是彻底的、确定无疑的去神圣化。历史的动力、历史…
- 😗: 《记忆之场》将法国打碎,在细节中寻找法国的普遍性,书写去中心化的、复数的、断裂的法国。它基于实证主义的历史史实,也糅合了一定程度的历史学想象力,“每篇专题论文都是一次深海潜水,是对法兰西的一次管窥,是一颗水晶球,是某个象征体系的一块象征碎片”,阅读每篇文章都像一场颇具挑战性的知性冒险,它们拼接在一起,又呈现出如万花筒般迷离交错的另一种整体法国。
📑书籍章节
- 中文版序:皮埃尔·诺拉及其《记忆之场》/孙江
- I 记忆与历史
- 记忆与历史之间:场所问题
- 皮埃尔·诺拉著 黄艳红译
- 纪念的时代
- 皮埃尔·诺拉著 查璐译 曹丹红校
- 如何书写法兰西历史
- 皮埃尔·诺拉著 安康译 曹丹红校
- Ⅱ 记忆与象征
- 七月十四日:从狂暴之日到庆典之日
- 克里斯蒂安·阿马尔维著 黄艳红译
- 《马赛曲》:战争或和平
- 米歇尔•伏维尔著 黄艳红译
- 埃菲尔铁塔
- 亨利·卢瓦雷特著 张鑫 黄艳红译 黄荭校
- 环法自行车赛
- 乔治·维伽雷罗著 孟婕译 黄荭校
- Ⅲ 记忆与叙事
- 贞德
- 米歇尔·维诺克著 黄艳红译
- 自由·平等·博爱
- 莫娜·奥祖夫著 黄艳红译 段星冬校
- 拉维斯的《法国史》 :对祖国的敬爱
- 皮埃尔·诺拉著 胡蝶 骜龙 施雪莹译 曹丹红校
- 马塞尔·普鲁斯特对逝去时光的追寻
- 安托万·孔帕尼翁著 许方译 高方校
- 附录一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 附录二 《记忆之场》三部总目录
⏏️必读理由
**引人注目的标题:** **历史的印痕与遗忘的抵抗 ——《记忆之场》: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身份认同与文化根源的探索愈发渴求。《记忆之场》正是一本直击这一时代需求的力作,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每位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归属与反思的契机。
**详细具体:** 皮埃尔·诺拉以其独特的视角,将法国的历史片段编织成一幅幅生动的故事画卷。在《记忆之场》中,他不仅分析了显而易见的历史地标,如凯旋门和巴士底狱,更深入挖掘那些隐匿于日常中的“记忆之场”——从语言、节日到学校的教科书,每一处都承载着集体记忆的重量。特别是书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活动的探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历史事件如何转化为民族情感的共同纽带,让人深刻体会到记忆是如何塑造民族身份的。诺拉的写作风格兼具学术的严谨与文学的优雅,即便是复杂的史实,在他的叙述下也变得易于理解且引人入胜。
**关联读者需求:** 对于渴望深入了解法国文化、历史学爱好者,或是任何对集体记忆、身份认同话题感兴趣的读者,《记忆之场》无疑是一盏明灯。它不仅满足了学术研究的深度需求,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贴近生活的视角去审视历史与个人、集体的关系。在快速消费文化的当下,本书引导我们慢下来,思考那些构成我们是谁的深层次因素,从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推荐类似书籍:**
1. **《历史的辉格解释》** – [英]赫伯特·巴特菲尔德:此书挑战了传统的历史解释方法,提出历史理解应超越简单的线性进步观,与《记忆之场》一同阅读,能加深对历史叙事多样性的理解。
2. **《想象的共同体》** –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探讨了民族主义的起源以及“想象的共同体”如何形成,与《记忆之场》中关于国家与民族记忆构建的主题相互呼应。
3. **《时间的形状:造就历史的50个时刻》** – 卡洛斯·巴拉甘:通过50个关键瞬间,展现历史如何在个体与集体记忆中留下痕迹,与诺拉的记忆之场概念相辅相成,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