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 书名:交往在云端
- 作者:[美] 南希·K.拜厄姆
- 豆瓣评分:⭐8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72153
- 出版日期:2020-1
- 价格:65.00
- 豆瓣:交往在云端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互联网和移动电话颠覆了我们对于自身和人际关系的许多传统认知。说起它们对生活的影响,我们既焦虑、又兴奋。在《交往在云端》中,南希·拜厄姆为数字媒体在人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批判性的思考框架。本书并没有太多劝诫性的寓言故事,而是以研究数据为基础,帮助读者理解日常关系中的这些重要变化。
《交往在云端》将学术研究和生活实例相结合,回答了类似下面这样的问题:中介化互动可以是温情和私人化的吗?人们在线上会撒谎吗?在线上建立的关系可靠吗?数字媒体会破坏我们的其他关系吗?整体而言,本书强调,只有理解了数字媒体的特质,以及发展、使用它们的社会语境与人际情景,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答。
《交往在云端》反映了社交媒体和数字技术的最新发展,明确了新媒体带给我们的困扰,同时也指出我们当下对于新媒体的评价与历史上关于早期通信技术的讨论其实并无两样。书中讨论了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中介化…
📣听过的人说…
- 😗: 表象的,太表象的。可惜这么优秀的译者!互联网首先是大型基础设施,交往只是浮在上面的一层油。
- 👻: 这本书看的时间跨度太久,看完之后脑袋里只剩下中介化了。以后读书不能这么拖沓了,要速战速决。
- 🤖: 突然就看完了…为啥感觉没什么新意
🧐讀書筆記 –
【中介化交往】
研究者们常把面对面交谈视为一种标准,再拿其他类型的传播方式与之比较,然而作者认为“中介化交流应该被视为一种新颖、兼容的混合交往方式,而不仅仅是具身(embodied)交流的缩减版本”,更不应该拿面对面交流的标准来审视中介化交流。在这二者交织叠套的交流环境中,点评二者孰优孰劣确实已无必要,但不可先行断言的是,二者之间的差异不应该为网络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负责。
内奥米·巴伦(Naomi Baron,2008)称,新媒体让我们在管理社交环境和人际关系时可以进行“音量控制”(volume cont…
📑书籍章节
- 第一章 新型人际关系
- 在理解数字媒体的性能及其社会影响的道路上,我们正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时期。新媒体层出不穷,新的人群也开始使用这些工具,新的功能同样在不断涌现。哪些人被排除在数字中介的交往之外,哪些人因为互联网而受益,这既非随机,更非无关紧要。
- 第二章 理解新媒体
- 每一种新媒体出现时,人们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理解它。而具体到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有三种论点较为普遍——技术决定论、社会构建论和社会形成论。而伴随着人们对新媒体认知的不断深入,驯化理论,这种认为通过驯化最终会将新技术融入日常生活的视角,开始逐渐为人们所接纳。
- 第三章 数字空间中的传播
- 技术决定论认为,社交线索的缺失和潜在的传播异步性,使得中介化传播的亲密性、人际交往品质下降,甚至会产生敌对性矛盾。但人们在中介化互动中创造了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社交线索,以此为基础创造了全新的社交语境和文化,并重塑了新媒体本身。
- 第四章 社区与网络
- 技术的不断进步,提供了全新的媒体可供性,交流的速度、交互性、可及性日新月异地改变,提供了全新的群体交流方式,让原本处于社会底层的公众有能力迅速聚集起来,表达自己的诉求,甚至形成新的公民参与和社会运动模式。但是,从社会形成论和驯化理论的角度看来,这种变化的具体路径、走向和结果,似乎还并不明朗。
- 第五章 新关系,新自我?
- 网络身份是通过复杂的技术过程创建的,但有什么人能够接收信息,接收信息之后的反应,都在掌控之外,我们能做的只是管理信息而已。而在管理这些信息进而塑造自己的网络身份的过程中,人们似乎并没有如担忧的那样表现出与线下太过显著的反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线上和线下交往一样,如果你确实想要了解对方的真实面目,最需要的可能只是一点胆量。
- 第六章 日常交往中的数字媒体
- 技术可供性与来自个人、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交织,因而媒介对于不同时间内,处在不同关系中的不同的人,意义完全不同,这也是在复媒体环境中交往困扰甚至矛盾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习惯在线上开始并维持一段关系,但对在这种关系中的交往规范,或许会长期处于探索之中。
- 结语:赛博空间的神话
- 在第一代传播技术发明数千年之后,人类仍然执着于保持人际关系和自身的真实性,努力培养有意义的人际联系。这一路上,风雨交加、喜忧参半,但人类在生生不息的前进过程中却仍然努力保持乐观,并仍然会向彼此敞开怀抱。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索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