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 书名: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
- 作者:杨照
- 豆瓣评分:⭐9.2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isbn:9787508685984
- 出版日期:2018-10
- 价格:48.00元
- 豆瓣: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新材料,新成果,新写法
讲给普通大众的130堂中国历史课,寻找被忽略的历史逻辑
—————–
1.这套中国历史,作者已经在台北完整讲过两次,分别用了5年,影响了两代学子和上班族;作者又用了5年时间整理成文字,讲透几千年中国历史的演进。
这是一套专注“讲透中国历史”的中国通史。寻找被忽略的历史逻辑,拨开层层迷雾,回归中国历史的常识,历史不只是帝王将相和英雄人物,也不只是刀光剑影和王朝更替,还有更多令人惊叹的历史运作逻辑和丰富的细节。
—————–
2.这是一套与众不同的中国通史。
我们现在读的中国史,其实多半是50年前的老书,50年来,有无数新的考古发现、新的研究成果,却被束之高阁,我们一点都不知道。
关于中国历史,我们永远缺一套新的通史,把学术界的新成果、新发现,用平易近人的方式讲给大家。活在…
📣听过的人说…
- 🤖: 这套中国史为通俗读物,但是和学校接受的历史知识有所不同,不少耳目一新的观点,缺点就是重复啰嗦的地方不少。
- 🤖: 历史教育的新思路,可能不适合中学生,但是适合对历史有真正好奇的人。
- 👻: 杨照的历史讲稿,第一册讲的是新石器和“三代”。有三点值得注意:一、不讲故事,讲的是观点、知识,虽然绝大多是是专业内的常识,但对大众来说确实是耳目一新,特别是被教科书统治的人。因此,一般读者要消化并不容易,换言之,今天大陆的历史读物太强调讲故事了;二、主要纳入了近一百年文字学、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学术成果,框架与传统史学叙述不同,与今日常见的历史通识读物也大有异趣。三、讲述方式是较为口语话的,因为原本就…
🧐讀書筆記 –
认识历史,认识中国是怎么产生的,除了课本经验外,终于看到了不一样的角度。看不同文化背景、地区的作者的书,真的有助于拓宽视野
曾经去过半坡遗址博物馆,馆内的科普做的很好,看书时又看到了,有一种温习了一遍历史课的感觉
原来中华文明流传至今,主要延续的是周文化的精神,然而更早的旧华夏文明–崇敬鬼神的商文化,却被遗忘在历史中了,在历代史书上的商也是被后世价值观重新解释了的商
📑书籍章节
- 总序: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 ————————
- 第一讲 是时候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了
- 01 为什么要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 002
- 02 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 – 005
- 03 认识古代中国,从宋明理学开始说起- 008
- 04 程朱、陆王之争与古代经典注释- 011
- 05 古代经典注释与考据学的繁荣- 014
- 06 阎若璩探案《古文尚书》- 017
- 07 考据学的拓展—— 从“辨伪”到“疑古”- 019
- 08 顾颉刚的“古史层累构成说”- 021
- 09 社会史论战——用“科学”认识中国史- 025
- 10 金石学的发展与甲骨文的发现- 027
- 11 发掘小屯殷墟的“天下第一所”- 031
- 12 彻底改写中国历史的考古发现- 035
- 13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从考古开始- 039
- ————————
- 第二讲 考古学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古史
- 01 “挖死人骨头”的考古学- 044
- 02 从文化人类学到考古人类学- 047
- 03 我学习考古学的趣事- 051
- 04 改写考古学历史的谢里曼- 054
- 05 考古学是怎么产生的? – 057
- 06 考古学的考验- 060
- 07 考古怎么考? – 063
- 08 科学助推考古- 068
- 09 考古考什么? – 071
- 10 考古与文字记录的关系- 076
- 11 中国历史要从新石器时代讲起- 081
- 12 “满天星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084
- 13 陶器—— 理解中国文化开端的关键- 088
- ————————
- 第三讲 新石器时代遗址与中国国家起源
- 01 国家从哪里来? – 092
- 02 关于国家起源的“治水社会说”- 095
- 03 新石器时代的居所和食物- 099
- 04 新石器时代房舍遗址- 103
- 05 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与陶器- 108
- 06 陶器的重要意义- 114
- 07 墓葬在说什么? – 118
- 08 陶器在说什么? – 122
- 09 以器皿为开端理解中国国家起源- 126
- ————————
- 第四讲 夏、商、周的同步发展和夏人共主
- 01 夏、商、周是前后接续的王朝吗? – 132
- 02 商取代夏成为共主,并未消灭夏- 135
- 03 同时存在的夏、商、周各在何处? – 139
- 04 中国国家起源的实际状况- 142
- 05 三大区域的互相竞争推动了国家的产生- 145
- 06 夏人何以成为共主? – 148
- 07 从玉器得知社会分化- 151
- 08 青铜器铸造带来的启发- 155
- 09 青铜器纹饰的含义- 161
- 10 夏人通过其建筑技术而成为共主- 165
- ————————
- 第五讲 聚落、建筑与共主更迭
- 01 最早被记录的王朝- 170
- 02 社会分化的产生与夯土技术- 172
- 03 农业定居聚落需要建筑技术- 176
- 04 聚落竞争与城墙修建- 179
- 05 夯土技术与宫室建筑- 182
- 06 宫室建筑的神圣性- 188
- 07 大型聚落与城墙林立- 191
- 08 “国”—— 城墙内外的分别- 195
- 09 氏族—— 全新的组织形式- 197
- 10 夏、商、周的共主更迭- 201
- ————————
- 第六讲 中国古代文字与古代信仰
- 01 文字系统的发明- 206
- 02 中国古代文字的特殊功能- 210
- 03 甲骨文的意外发现- 215
- 04 甲骨文的内容- 219
- 05 甲骨文与氏族辨别- 222
- 06 中国文字起源推论- 227
- 07 《尚书》与《诗经》语言文字对比带来的启发- 230
- 08 中国文字的表意特性与特殊功能- 233
- ————————
- 第七讲 鬼气森森的商朝
- 01 历史文献中的商朝历史- 238
- 02 成功的畜牧民族与迁徙、定居两难选择- 241
- 03 “商”为何又被称为“殷”? – 244
- 04 商王世系与二元统治- 247
- 05 商人与动物的特殊关系- 251
- 06 商朝的人祭与人的观念- 254
- 07 商朝统治的二元系统与占卜的两派- 259
- 08 旧派、新派此消彼长与鬼神信仰的衰落- 264
- ————————
- 第八讲 从部落共主到国家体系
- 01 中国农业文化的多中心扩散发展- 270
- 02 由青铜器制作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273
- 03 动用大批人力的“劦田”- 276
- 04 商朝的大型动员和组织能力- 279
- 05 商朝的鬼神信仰- 282
- 06 商人的“连续性的世界观”- 286
- 07 商人权力的基础- 289
- 08 周人的崛起- 291
- 09 周人和羌人的联盟- 294
- 10 周人偷学商人的青铜铸造和文字- 297
- 11 周人对商人技艺的改革- 301
- 12 周人攻打戎狄和实力上升- 303
- 13 周人轻松翦商- 306
- ————————
- 第九讲 商周之际的巨变
- 01 西周的宫室建筑- 312
- 02 周人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风格- 315
- 03 牧野之战的意外胜利- 319
- 04 商、周矛盾的来源和扩大- 322
- 05 周人的信仰和“天”的观念- 326
- 06 “天命”归周- 329
- 07 周人的人本观念- 332
- 08 周人翦商之后的统治策略- 335
- 09 周召东征- 338
- 10 周人全新的制度设计—— 封建制- 343
- ————————
- 第十讲 周朝的统治制度
- 01 周人的忧患意识- 348
- 02 中国第一位政治家—— 周公- 350
- 03 二次东征与封建制的开始- 353
- 04 封建即征服- 356
- 05 封建以后如何统治? – 359
- 06 周人的宗法制度- 363
- 07 宗法制度的特别设计——昭穆制- 367
- 08 封建层级- 370
- 09 史官地位的提升和策命礼- 373
- 10 封建制的创举- 375
- 11 封建制与文字功能的提升- 378
- 12 中国文字在古代的崇高地位- 381
- 13 中国文明的另一项特质—— 记忆- 384
- 14 总结: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奠基- 386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