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 书名:像我们一样疯狂
- 作者:[美] 亿森·沃特斯
- 豆瓣评分:⭐8.8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207695
- 出版日期:2016-8
- 价格:54.00元
- 豆瓣:像我们一样疯狂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伊森·沃特斯享誉心理学界的非虚构著作。他以一个心理学记者的独特视角, 通过采访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心理疾病案例,生动展现了关于厌食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和抑郁症在不同文化中的“地貌”,强有力地说明了美国的心理学范式是如何在其医药商业利益驱动下输出全世界,潜移默化地改变本土心理疾病的现象。
作者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已经在源源不断地以全球工业化的方式输出他们自己的心理疾病定义和治疗方法。由此, 美国的心理学在不知不觉中将全世界如何”疯狂”的方式变得越来越相似, 越来越同质化。
📣听过的人说…
- 👽: 本书指出像是目前美国化的心理疾病的医疗方法,即疾病是由冲突造成的创伤,继而需要药物来维持的方式是医药公司为长期盈利而产生的结果。作者通过东方研究一些起因不同的个案,发现心理疾病的病因由于文化因素导致的案例诸多,通过改变文化,辅以中西医综合疗法效果更佳。不过本书过于描述性缺乏分析。
- 🌞: 中性吧……虽然说这本书提出的观点很新,讲现代心理疾病的多发是受美式心理观念的全球化传播造成的,因而想呼吁重视本土原有文化下心理疾病的解决办法。但是作者也只是一位记者作家,以抑郁症一章为例,采信的基本都是那位科迈尔教授的观点,证据之间的逻辑链条关系不算坚实,可信度不敢打太大的包票。
- 👽: 心理痛苦是历来存在的,但症状和疾病却很大程度被文化塑造。醍醐灌顶的书。或许稍稍有点的缺陷是,书的作者可能有点过重的文化相对主义的倾向,但考虑到现在的精神病学/心理学领域,对于文化差异性几乎毫无反思,或者反思极为浅薄,这点倾向算不得矫枉过正。
🧐讀書筆記 –
厌食症
把厌食症和家庭社会问题挂钩显得马后炮和单薄,也许一开始节食是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逐渐成习惯,便依靠惯性运作下去了。
很多疾病是被创造出来的,关注的越多,那些希望被如此关注的人便会往疾病定义的标准上靠。
一开始厌食症的人是随机生成,在被大量关注和报道后,新出现的病人会迎合潮流下所流行的美国疾病标准,自我预言式的实现。
疾病表达独特,彰显自我,带来关注
Ptsd
用所谓普世的价值体系硬搬所有其他人身上,是一种傲慢
他们利用苦难,试图安装对方的痛苦来证明自己的疗愈价值
人们…
📑书籍章节
- 引言
- 1.中国香港——厌食症的兴盛史
- 13 / 一个病人的死
- 19 / 阴、阳与气
- 22 / 亲身体会与全球传播
- 26 / 以史为鉴
- 31 / 一个新症状,跳进症状池
- 34 / 白纸一张
- 36 / 湾仔路之殇
- 40 / 人比黄花瘦
- 43 / 美之谎言
- 49 / “我也是”型厌食症病人
- 52 / 见识一位非典型的厌食症患者
- 57 / 厌食症的商品化
- 62 / 败的战役
- 2斯里兰卡——带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浪潮
- 72 / 邋遢凯特
- 74 / 显然活在否认中
- 80 / 创伤咨询人民军
- 86 / 斯里兰卡的韧性
- 93 / 邋遢凯特续篇
- 97 / 高举定论游行
- 101 / 苦难的全球差异
- 105 / 教育还是灌输?
- 108 / “无所畏惧”者的兴起
- 114 / 以美国人的方式受苦
- 121 / 剥去了意义的创伤
- 124 / 内战再起
- 3桑给巴尔——精神分裂症的变脸术
- 130 / 从多云之地到赤道骄阳
- 134 / 环境内容与本质形式
- 141 / 革命与疯癫
- 146 / 他对我内心一目了然
- 149 / 家里的情绪温度
- 152 / 情绪的表达与精神分裂症
- 155 / 上帝的祝福
- 157 / 我们脑袋里的怪物
- 160 / 不同文化里的情绪
- 166 / 当生物医学理论到来
- 173 / 生物医学语言在西方的兴起
- 177 / 仅仅是化学而已?
- 180 / 学得到的,学不到的
- 186 / 音译
- 4日本——抑郁症的大市场行销
- 201 / 霍乱时期的精神病学
- 205 / 日本的第一次精神健康流行病
- 209 / 悲伤的文化
- 215 / 失落的十年里,一个年轻人进了一间广告公司
- 223 / 劣等的科研与头等的药物
- 226 / 抑郁症的大市场营销
- 230 / 加速进化
- 234 / 用科学闪瞎他们
- 244 / 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与自杀
- 248 / 早期拥趸开始犹豫
- 结语全球经济危机和心理疾病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