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 书名:兴隆场
- 作者:[加拿大] 伊莎白(Isabel,Crook),(美)柯临清(Christina Gilmartin)著,美)贺萧(Gail Hershatter),[美] 韩起澜(Emily Honig) 编
- 豆瓣评分:⭐8.6
-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9787521304855
- 出版日期:2018-11
- 价格:58.00
- 豆瓣:兴隆场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拒——兴隆场(1940—1941)》是加拿大人类学家伊莎白(Isabel Crook)和国际著名汉学女性主义者、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柯临清(Christina Gilmartin)合著的关于兴隆场(今属重庆市璧山县大兴镇)的人类学调查专著。伊莎白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1939年,经晏阳初介绍,参加兴隆场的乡村建设实验,并进行人类学调查;1948年,应中共中央外事组邀请,参加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前身)的创建工作。
书稿以抗战时期在兴隆场挨家挨户的调研、访谈为基础,全面、客观地记录了有关当地历史沿革、政治、经济、婚姻、妇女、法律诉讼、民间信仰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保存了大量的鲜活事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术调研与分析,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现场。
📣听过的人说…
- 👽: 非常珍贵的史料
- 🌞: 作为一个兴隆场后人,回溯前八十多年下的历史,别具一番风味,当明白许多事物的历史后,才越发珍爱自己的故乡。
- 👻: 国民政府和协进会开展的系列现代化改革,失败原因在于当地传统势力的抵抗。
🧐讀書筆記 –
本书以兴隆场为背景,展现了外来改革人士(如国民党政府和民间乡建组织)与当地传统势力的交锋,勾画出1940年代“国统区”乡村社会的现实情况,体现出国民政府和协进会开展的系列现代化改革受到当地传统势力的抵抗而遭遇重重困难,最终失败告终。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本地人”有五章,记录了兴隆场当地历史和日常生活;第二部分“外来者”的五章则是讲述了中日战争爆发后外来人士涌入四川而带来的变化,本地固有生活方式受到威胁,习以为常的社会规则也受到冲击。
第一章“场镇生活”以集市为背景,分析…
📑书籍章节
- 序言/伊莎白
- 鸣谢/伊莎白
- 引言/贺萧 韩起澜
- 上篇 本地人
- 第一章 场镇生活
- 兴隆场的早期历史
- 1940 年的场镇
- 赶场
- 茶馆与社交
- 第二章 靠山吃山:农业劳动
- 旧貌换新颜:从原始山林到密集耕种
- 田主与佃户:水田耕种概况
- 住房
- 衣食
- 家庭结构与分工
- 水稻种植
- 水牛
- 雇工
- 第三章 家门口的生财之道
- 农村原始工业与手工制造
- 深陷危机的家庭
- 土匪和受害者
- 结语
- 第四章 宗族、地主与地方政体
- 宗族和宗亲
- 地主:小池塘里的大泥鳅
- 大地主曹跃显
- 保甲制
- 第五章 袍哥与民间势力
- 袍哥的源流和发展
- 袍哥如何进入兴隆场
- 旧军阀蔡云清
- 袍哥的组织结构
- 地下经济
- 下篇 外来人
- 第六章 战时改革家
- 行政改革
- 教育改革
- 平民识字运动
- 唤醒国民意识
- 协进会”下乡”
- 协进会的乡建计划
- 教育实验
- 结语
- 第七章 公共卫生
- 四川公共卫生建设
- 传统中医
- 占卜
- 驱鬼
- 祷神
- 西医诊所
- 结语
- 第八章 新旧并存的婚俗
- 缠足与早婚
- 大操大办
- 包办婚姻
- 童养媳
- 常见离婚形式
- 结语
- 第九章 予取予求
- 税赋
- 营业税
- 包税人冯庆云的发迹史
- 屠宰税
- 征兵
- 抓壮丁
- 不情愿的新兵
- 壮丁队与民夫
- 改革呼声
- 第十章 交锋
- 禁烟运动
- 禁赌风波
- 食盐合作社的兴衰
- 尾声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县各级组织纲要
- 作者、编者简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