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 书名: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 作者:[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 豆瓣评分:⭐9.2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151656
- 出版日期:2019-10
- 价格:45.00元
- 豆瓣: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1928年10月,伍尔夫在剑桥大学做了两场面向女性的演讲——“女性与小说”。之后她在此基础上撰写《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并于1929年出版。
伍尔夫讲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生存的困境、历史对女性的偏见、女性面对的共同命运以及女性贫困对其创作的影响等问题;提出女性要认清自身的境遇,积极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独立思考,自由生活,发挥出女性的最大优势,成就自我。
“女性身上有一种高度发达的创造力,生来复杂且强大……她们的创造力和男性的极为不同。这种力量是几个世纪的严厉约束换来的,它不可替代,如果遭到遏制或者白白浪费,那绝对是一万个可惜。”
📣听过的人说…
- 😗: 阅读伍尔夫的作品对我来说非常艰难。她的写作是肆意的、不规则的、不合常规的。但我的阅读习惯是逻辑性的,读下一句会思索与上一句关系,甚至希望每一句都能读懂记住的(当然这不现实),因此阅读她的作品让我非常疲惫。但好在这本不是小说是演讲,读小说是绕不开各类描写的,它们非常重要,但读这本可以拣核心,不必那么纠结细节。伍尔夫说简·奥斯汀她们应该在阿芙拉·贝恩的墓碑前献上花束,因为她是女性作家的先驱,她告诉后世…
- 👽: 知道伍尔芙是小学语文课本,她写的墙上的洞第一次让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种文体叫意识流。这个词一度成为我写的流水账的开脱。长大后伍尔芙这个名字更多时候和女权女性意识觉醒连在一起。这本书几乎是她对所有女性发起的呼唤,成为“自己”,绝不要被性别束缚。让自立和自由从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开始。在女性可以活成自己的那一天,再唤醒莎士比亚的妹妹,留下人类的诗篇。全篇依旧是意识流体,却发现虽然意识流但绝对是有框架有逻辑…
- 👻: 出乎我的意料。今天开始读这本书只是因为在豆瓣标记的第一本书是伍尔芙的但一直没能读完,对主题其实有点不以为然——对女性来说,何止是写小说呢,现在做哪件事不需要钱和属于自己的空间? 看完后发现 虽然本文并未能超越这个划定的主题,但其基于历史的论述总体来说是成功和完整的,也时见精彩之处。翻译也不错,值得一读。也许过分强调经济能力的作用让一些人反感,我倒觉得话糙理不糙(具体金额并非重点),先谈生存才有生活…
⏏️必读理由
小标题:【赋予女性独立思考的空间——解读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推荐理由: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对性别平等与女性解放的一次深度探索和有力宣言。这部作品以其犀利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20世纪初女性在社会文化中的位置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伍尔夫运用独特的内心独白与象征主义手法,构建了一种诗意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风格,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女性内在世界的丰富多元与创造性潜能。书中,伍尔夫通过剖析历史上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塑造和现实生活中女性作家的艰难处境,强调了女性拥有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对于精神独立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她认为,女性需要挣脱传统束缚,获得独立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从而得以孕育并表达自己独特的创造力。这一观点即使在近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尤其对于那些渴望挖掘自身潜力、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现代读者而言,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精神食粮。
关联读者需求:
对于关注性别议题、寻求自我成长和独立思考空间的读者,《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还以鲜活的人物分析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引发了对性别公正的深入反思。无论你是热衷于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者,还是在生活中不断寻找自我定位的个体,都能从伍尔夫的文字中汲取力量,找到共鸣。相似书籍推荐:
1. 《第二性》作者:[法] 西蒙娜·德·波伏娃 —— 波伏娃的这部经典之作进一步阐述了女性的社会存在与性别身份建构,是理解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2. 《女性的奥秘》作者:[美] 贝蒂·弗里丹 —— 该书揭示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女性的生活状态,探讨了家庭主妇角色对女性自我发展的影响,与伍尔夫的观点形成呼应,同样关注女性的独立与自我实现。
综上所述,《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凭借其深邃的见解和精妙的文笔,为每一位寻求心灵释放和平等权利的读者提供了启迪和鼓舞,值得每位关心性别平等和自我发展的朋友品读与珍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