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 书名: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
- 作者:陈丹青 等
- 豆瓣评分:⭐6.7
-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9787505995550
- 出版日期:2015-5
- 价格:39.80元
- 豆瓣: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时代高歌猛进,却并不全然美好。面对这个浮躁而迷茫的世界,我们质疑,我们妥协,但总有那么一群人挣扎出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克服”时代,又回应时代。
“这时代”毋宁说是“我时代”,他们的人生选择如此不同,但又彼此互为参照。与他们对话的记者、编辑,也都是80后和90后,在彼此“陌生化”的碰撞中,或许可以一窥时代的真实样貌。
文学、文艺或许无用。我愿意把时代与文艺比作钢筋与花朵的关系,如果本书能唤起你一点想象世界和他人的能力,让你知道还有人这样思索时代、审视时代,进而生出些悲悯心、反省心、进取心,便是我们的幸运。
莎士比亚说,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从事这样的行业,出这样的书,也是命该如此。
📣听过的人说…
- 😗: 我并不觉得这本书怎么好。可能是我没读懂,但也不能跟着打高分。不懂就是不懂,这本书感觉就是中国怎么全是文人在谈问题了。
- 🌞: 了解更多的作者,喜欢上了麦家
- 👻: 各路文化大咖浅度访谈合集,手机上无聊时刷一下正合适,真当本书读,淡而无味
🧐讀書筆記 –
是一本访谈的合集,受访者有作家,诗人,音乐家,舞蹈家,演员,导演。访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大而化之是关于每一个受访者对时代的理解,对自己的作品的理解,对自己的理解。提问者不足之处在于,总是尝试给受访者贴上标签,不管是苏童的先锋派也好,梁鸿的乡土文学也好,抑或是阿来的藏族作家的身份。读者以及观众也许会认同这种标签,但这种把人物扁平化的方式过于讨巧,于访谈本身反而形成一种阻碍。很少有人自己会认同这种标签,因为为了追求这种定位乃至定义并不是他们创作的初衷。标签化是人们理解以及…
📑书籍章节
- 第一部分 这个世界还好吗
- 陈丹青: 中国人太能干反而该少做事 3
- 傅佩荣: 我们为什么要活着 34
- 麦 家: 国家是个人命运的一部分 43
- 杨丽萍: 现代人不清楚自己的文化属性 62
- 第二部分 “黄金时代”的黑洞
- 野 夫: 伟大的作家无法不书写黑暗 81
- 齐邦媛: 文学不能重建城邦,但能安慰人 100
- 苏 童: 我们仍然在人性的黑洞里探索 104
- 马 原: 诺贝尔文学奖早已不了解世界 123
- 第三部分 柔软让你倾听整个世界
- 严歌苓: 每个作家都要有同情的耳朵 139
- 池 莉: 我天生就是“雌雄同体”的作家 150
- 翟永明: 诗歌在世俗层面完全没用 156
- 蒋方舟: 我不是女性知识分子 176
- 第四部分 在身体和心灵的孤岛上
- 阿 来: 西藏变成了外来者的形容词 203
- 梁 鸿: 农民在城里找不到归属感 222
- 张大春: 眷村已成为政治符号,不值得缅怀 235
- 廖信忠: 台湾人没有优越感 252
- 第五部分 一颗不肯媚俗的心
- 白先勇: 我是个作家,迫不得已救昆曲 261
- 孟京辉: 中国戏剧缺少胡玩胡闹的胸怀 268
- 姚 谦: 唱片死了,音乐还活着 282
- 陈 坤: 我不愿享受被人谈论的娱乐价值 28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