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 书名:思考,快与慢
- 作者:[美] 丹尼尔·卡尼曼
- 豆瓣评分:⭐8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isbn:9787508633558
- 出版日期:2012-7
- 价格:69.00元
- 豆瓣:思考,快与慢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纽约时报》2011年度十大好书
新书上市,连续20多周蝉联亚马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20名,上市至今超过7个月,横扫全球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稳居亚马逊总榜前50名
《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卫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商业周刊》、《华盛顿邮报》、等国外权威媒体,《三联生活周刊》、《商学院》、《东方早报》等国内知名媒体争相报道,国内外读者好评如潮
人类究竟有多理性?——思考,快与慢
在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
📣听过的人说…
- 👻: 美国人怎么总喜欢把一篇论文能讲清楚的东西写出一本书,难道一个心理学家不知道信息冗余对认知的负面作用么。
- 🌞: 要时刻保持对”畅销书”的警惕!因为它们最大的特征就是把几页纸便可以说清楚的内容,硬生生地勾兑成一本书的篇幅,再打上一个通俗易懂的标签,”蝉联”某某榜单之首。这本书就是一个例子。一两个心理学家,把一些在心理学领域里做过的实验和本来一句话就可以总结的结论,套上一堆冗长的解释,堆成了一本书,为了能让这本书看上去引人入胜,他们又时不时地在书里插入了一些心理学的小试题,有意地让读者掉入思维或视觉的陷阱里,随…
- 🤖: 美国烂书的典型,拉杂+不知所云。
🧐讀書筆記 –
我覺得本書按照不同的背景知識和需求是可以有捷徑的,不都需要通讀。
1.如果有學術底的只消閱讀書后附錄的論文A和B,前面部分基本都是論文的展開。
2.對於不需要論證過程,只需要提取啟發的快餐式閱讀者,則只需閱讀各章後面示例,兩三句言簡意賅的語段你已經秒懂作者的大意。
3.對於想測試自己的直覺或者判斷力的朋友,就大可以挑戰各章列舉的大量有趣的例子,看看自己有沒被騙。
我覺得這本書所闡述的研究發現還是對實際生活十分有啟發性的,簡單講就是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
📑书籍章节
- 序言
- 第一部分 系统1,系统2
- 第1章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 行为与注意力
- 系统1遇到麻烦,系统2会出面解决
- 冲突与自我控制
- 看上去不等长实际上等长的两条线
- 两个虚拟出来的角色
- 第2章电影的主角与配角
- 瞳孔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灵敏指示器
-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那只“大猩猩”?
- 第3章 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 又累又饿的保释官更可能否定保释申请
- 脱口而出的错误答案
- 今天得到1000美元,1年后得到10000美元,你选哪个?
- 第4章 联想的神奇力量
- 启动效应:让人不知不觉微笑的铅笔
- 你会自觉投到盒子里多少钱?
- 第5章 你的直觉有可能只是错觉
- 由记忆造成的错觉
- 什么样的信息更容易让人信服?
- 股票代码上口,回报率也相对较高
- 创新是发生在能让人联想无限的环境中的
- 第6章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 从第一次的惊喜到第二次的习以为常
- 简的钱包是怎么丢的呢?
- 第7章 字母“B”与数字“13”
- 是什么让你相信了那些荒谬之词?
- 光环效应与群体的智慧
- 眼见为实的想法往往让我们仓促作出决定
- 第8章 我们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断的?
- 看照片预测竞选胜出者,为何其准确率可高达70% ?
- 平均长度与总长度是完全不同的数量概念
- 与强度等级匹配的描述
- 思维的发散性让我们作出直觉性判断
- 第9章 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 找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来作答
- 立体启发法:远处的物体看上去更高大
- 情感启发式:因为喜欢,所以认同
- 第二部分 启发法与偏见
- 第10章 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 小样本的出错风险可能高达50%
- 信任多于质疑的普遍性偏见
- 对随机事件作出因果解释必然是错的
- 第11章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 对锚定值的调整常常是不足的
- 暗示就是一种锚定效应
- 作为这幢房子的主人,你能接受的最低售价是多少?
- 锚定效应何时适用,何时不适用?
- 第12章 科学地利用可得性启发法
- 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有利于团队关系融洽
- 可得性偏见会影响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看法
- 第13章 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
- 被闪电击中与食物中毒,哪种意外致死率更高?
- 如何避免小概率的风险事件演变成公共危机?
- 第14章 猜一下,汤姆的专业是什么?
- 依据典型性作出预测是下意识的行为
- 典型性启发的两宗罪
- 用贝叶斯定理来约束直觉
- 第15章 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
- 琳达不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银行出纳吧?
- 少即是多的逻辑悖论
- 第16章 因果关系比统计学信息更具说服力
- 因果关系基础比率与思维定式
- 我们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乐于助人
- 第17章 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
- 第二次的表现与第一次并无因果联系
- 回归现象的意义不亚于发现万有引力
- 第18章 如何让直觉性预测更恰当有效?
- 偏离预测方向的直觉
- 对直觉性预测的偏见进行修正
- 两位教授候选人,应该选择哪一位?
- 第三部分 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 第19章 “知道”的错觉
- 后见之明的社会成本
- 真的存在能让企业基业长青的秘诀吗?
- 第20章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 士兵测评的有效性错觉
- 投资股票的技能错觉
- 主观自信与专业文化为认知错觉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 专家预测的准确度比不上扔飞镖的猴子
- 第21章 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孰优孰劣?
- 专家预测比不上简单运算准确
- 让许多业内人士烦恼的运算法
- “闭上眼睛”的直觉判断比主观判断更可取
- 第22章 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
- 直觉就在眨眼之间
- 专家型直觉的习得
- 环境有规律可循,直觉才可相信
- 直觉的对错评估
- 第23章 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 比起外部意见,我们更偏向内部意见
- 规划谬误:过于乐观的计划随处可见
- 减少决策错误的有效方法
- 第24章 乐观主义是一柄双刃剑
- 乐观主义者过度自信的代价
- 竞争忽视:为何大片会扎堆上映?
- 是你太糟糕,而不是我太笨拙
- “事前验尸”:部分克服乐观偏见的方法
- 第四部分 选择与风险
- 第25章 事关风险与财富的抉择
- 面对风险,我们不是理性的经济人
- 伯努利的财富效用理论错在哪里?
- 第26章 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论
- 面对财富,你会选择规避风险还是冒险一搏?
- 损失厌恶:人们对亏损的反应比对盈余的反应大得多
- 前景理论无法应对令人失望的事
- 第27章 禀赋效应与市场交易
- 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割舍自己已拥有的东西?
- 像商人那样思考和交易
- 第28章 公平性——经济交易的参照点
- 目标就是参照点
-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改变现状?
- 商人提价或降低员工工资的行为公平吗?
- 第29章 对结果可能性的权衡
- 可能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
- 著名经济学家也难逃阿莱斯悖论的陷阱
- 决策权重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担忧程度
- 四重模式:可能性与决策权重的关系模型
- 可能性效应影响下的风险决策
- 第30章 被过分关注的罕见事件
- 你认为一支三流球队获得NBA 总冠军的可能性有多大?
- 画面感越强,决策权重越大
- 对风险的表述方式不同,所做决策可能截然相反
- 罕见事件又为何会被人忽视?
- 第31章 能带来长远收益的风险政策
- 宽框架还是窄框架?
- 聪明的投资者不会每天都看股票行情表
- 风险政策可以抵消风险厌恶的偏见
- 第32章 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的?
- 你会卖掉赢利的股票还是亏损的股票?
- 哪种选择会让你更后悔?
- 因为害怕将来后悔而作出不理性的选择
- 第33章 评估结果的逆转
- 开启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跨界交流
- 联合评估引发偏好逆转
- 同类案件判罚的力度为何不一样?
- 第34章 善用框架效应,让生活更美好
- 情感的框架效应很难抵挡
- 用框架性政策助推人们作出更好的选择
- 第五部分 两个自我
- 第35章 体验效用与决策效用的不一致
- 如何测量体验效用?
- 记忆自我夸大了痛苦体验
- 记忆没那么可靠
- 第36章 人生如戏
- 比起整个人生,我们更在意人生的结局
- 关于上一次旅行,你还能记起多少?
- 第37章 你有多幸福?
- 测量经验自我的幸福感
- 幸福的方法
- 第38章 思考生活
- 生活满意度: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 被放大了的幸福错觉
- 千万不要忽略时间的作用
- 结语
- 附录A 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法和偏见
- 附录B 选择、价值以及框架
- 致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