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 书名:上学记
- 作者:何兆武(口述),文靖
- 豆瓣评分:⭐9.1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9787108029911
- 出版日期:2008-9
- 价格:25.00元
- 豆瓣:上学记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的吊诡往往让人哭笑不得。在一个时代巨变,政局动荡,外族入侵,战火频仍,物质生活极其匮乏,连生命安全都不能保证的环境里,从小学至中学,至大学,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何兆武所感受到的,非但不是恐慌、忧虑、不安,恰恰相反,是幸福。而在今天的学校里,在一个安定、富足、物质条件极大提高的环境中,莘莘学子们恐怕很难体会到幸福的感觉。当代学校教育的失败,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学校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政治和教育之间,教育和社会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何兆武通过他的回忆,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追问,促使我们再度面对国民教育这个无比重大的话题。当然,这本书的价值远远不止是对教育的追问,它所触发的感受和思考,必将发生长期的影响和讨论。
口述历史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薄薄的一册《上学记》更是2006年读书界的一个亮点。超然与淡定让年逾八十的何先生获得了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
📣听过的人说…
- 👽: 在那一代老知识分子中,他属于难得的、历经各种“运动”风云仍保有独立人格和清醒的“介政观”的一位。虽然口述史的观点很难做到全然的客观,但这个坦诚的老者所总结的经历、人生教训、前辈各异的风采,无不生动形象,能够给读者打开广阔的思考空间。同时,我很认可何老“不求甚解”的读书境界。
- 😗: 回忆录这种形式太有趣了。明明是对历史的正经思考,却可用“回忆”二字假装戏言。另一部《上班记》不愿发表,却在这本里处处体现着对当代历史经过的暗示。我最喜欢何老说服王浩的“幸福论”。“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的拷问与扬弃,是通过痛苦的欢欣”。同时对那年代的诸位大家,又有了新的认知,像是从侧面发现一个人的不同。
- 👻: 博学,专注。散漫修心,自由成事,平常视人。
📑书籍章节
- 修订版序言 何兆武
- 序 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幸福和自由 葛兆光
- 第一章 (1921—1939)
- 我的祖上没有名人
- 三民主义的少年兵
- “一二九”见闻
- 上学记 甲
- 1.力矫时弊,以古为则?
- 2.无故乱翻书
- 3.天籁幻想
- 鬼子来了
- 恋恋故乡情
- 返乡
- 湖南印象
- 上学记 乙
- 1.中央大学附中
- 2.西方教科书
- 3.逃离“修道院”
- 第二章 (1939—1946)
- 上学记 丙:迁徙的堡垒
- 1.自由散漫的作风
- 2.三个大学从来都“联”得很好
- 3.自由,学术之生命
- 4.逃课、凑学分与窗外的聆听
- 5.图书馆不是藏珍楼
- 6.茶馆听吹牛,里根挂二牌
- 7.兼职做教师
- 8.恋爱?
- 9.“天人交感”下的人生观转变
- 几个难忘的人
- 1.一包热情的闻一多
- 2.民主人士张奚若
- 3.战国派雷海宗
- 4.吴晗印象
- 5.冯友兰先生
- 6.金岳霖先生
- 7.中国通温德,白俄噶邦福
- 8.曾昭抡先生
- 9.数学系
- 10.物理系
- 战火芬芳
- “一二一”运动
- 1.“打倒孔祥熙!”
- 2.一多先生被刺
- 3.一个人的政治底线
- 五柳读书记
- 忆同窗
- 1.“科里红”何佶(吕荧)
- 2.殷福生(殷海光)印象
- 3.大才子王浩
- 4.因言获罪的陈良璧
- 5.老友郑林生
- 6.高干子弟?
- 第三章 (1946–1950)
- 教书台湾
- 日日江楼坐翠微
- 上学记 丁:革大学习
- 零敲碎打
- 后记:把名字写在水上 文靖
⏏️必读理由
挑战当代教育观念:何兆武的口述历史《上学记》探索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当代教育的失败。在回忆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的学习经历时,他展示了在动荡时代的幸福感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本书引发了对当代教育目标、政治与教育、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和追问,为当代读者提供了一个反思现代教育模式的契机。
深刻的历史见解:通过何兆武的口述,读者将深入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变革,以及教育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的角色和影响。他的亲身经历将读者带入那个时代的生活,让人对历史的吊诡和教育的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人生感悟与思考:《上学记》不仅是一部记录历史的作品,更是一次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思考。何兆武的淡定与超然在文字中流露,为读者带来了对生活的启示和思考。这本书将激发读者对教育、社会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引发长期的讨论和影响。
推荐类似书籍:如果你对历史口述、教育批判和社会变革感兴趣,《上学记》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类似的作品包括《革命者回忆录》(ISBN: 9787806365580)、《教育的魔力》(ISBN: 9787201118259)等,它们都深入探讨了教育在历史和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带来了对教育本质和目标的深刻思考。
评论(0)